新闻资讯
在热熔胶规模化应用背景下,其安全性与环保性成为行业焦点。本文从生产安全、使用规范、循环经济三个层面探讨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原料管理:增粘剂(如萜烯树脂)需储存在25℃以下阴凉环境,避免高温自聚;蜡类原料粉尘浓度控制在5mg/m³以下,防止爆炸风险。
设备防护:熔融设备配备双层保温结构,表面温度≤60℃;安装红外感应装置,人员靠近时自动断电。
应急预案:制定热熔胶泄漏处理SOP,使用硅藻土吸附泄漏物,避免流入排水系统。
表面处理:被粘物表面需进行电晕处理(功率3-5kW),使达因值≥38mN/m,提升热熔胶润湿性。
工艺参数:EVA热熔胶涂布温度控制在160-180℃,涂胶量误差控制在±5%以内;聚氨酯热熔胶开放时间≤8秒,需配备在线监测系统。
个人防护:操作人员佩戴防热手套(耐温≥200℃)、护目镜及防毒面具,接触生物基热熔胶时需进行皮肤过敏测试。
回收利用:建立热熔胶边角料回收体系,通过螺杆挤出机再生造粒,再生料添加比例可达30%而不影响性能。
低碳生产:采用太阳能加热系统,某企业年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;使用水性助剂替代有机溶剂,VOCs排放降低85%。
碳足迹认证:头部企业通过PAS 2050标准核算产品碳足迹,某款生物基热熔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传统产品减少40%。